返回顶部
  • toptp18.png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公共服务>司法服务
大方经济开发区2024年度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报告
  来源:   发布日期: 2025-02-26 15:51:56       文章字号:     

2024年以来,大方经开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县委、县政府关于法治政府建设的决策部署,结合工作实际,切实将法治思维、理念贯穿工作始终,持之以恒推进经开区法治建设工作,不断提高法治建设水平,取得了积极成效。现将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强化宣传学习,树牢法治思维。一是深入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着力用习近平法治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工作,切实把习近平法治思想贯彻落实到经开区高质量发展全过程、各方面。深刻理解把握精神实质,不断提升干部职工法治素养。二是强化考核调动。将法治建设纳入年度工作计划和日常考核,推动领导干部带头学习宣传,积极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等内容,模范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引导全体干部职工自觉用习近平法治思想观察新形势、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开展日常工作,全年组织开展各类学习30余场次,54名干部全部完成“法宣在线”学法任务,通过年终考试。三是创新宣传途径,提升普法质效。以宪法宣传月、“6·26”国际禁毒日、“12·4”国家宪法日宣传日等重要节点为契机,利用微信公众号、微信群、LED显示屏、展板等新媒体阵地,通过召开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机关支部集体学习、新时代大讲堂、大练兵等方式,广泛开展普法宣传活动,提高干部职工法律意识。四是常态化开展法治宣传教育,举办纪法专题培训,通过以案说法、热点解读、现场互动等方式,向干部职工多角度普及纪法知识,全年组织开展各类普法活动、普法课堂4场次。

(二)坚持党建引领,加快法治政府建设。充分发挥党工委在推进经开区法治建设中的领导核心作用,将法治建设纳入经开区发展总体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细化依法行政的相关任务,与经开区业务工作同部署、同推进、同督促,及时研究解决法治建设工作中的有关重大问题,落实依法行政工作责任制,做到了依法行政工作年初有计划、平时有检查、日常有活动、季度有小结、年终有考核。党工委主要负责人自觉承担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的职责,对法治建设重要工作亲自部署、重大问题亲自过问、重点环节亲自协调、重要任务亲自督办,确保如期完成既定目标任务。完善并制定落实相关具体办法措施,提升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水平,进一步促进严格规范依法行政,确保推进法治人社建设的责任落实到位。

(三)增强履职效能,优化市场营商环境。一是深入推进法治管理。聘请法律顾问,全年咨询50余次,提供法律服务40人次。依法开展矛盾纠纷化解,对县信访局反馈的信访件和12345政务便民服务热线工单等信访件牵头进行调查,形成调查处理情况报告,按程序送审后分别报县信访局、县12345专班。处理12345案件88件、县保支办11件,人民网留言转办2件,信访平台1件,现场接访(电话接访)4件,均已办结。二是不断优化服务体系。建立“问题台账”和用好“联络机制”,企业包保服务人员每月深入服务企业一次以上,对企业建设或生产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进行梳理汇总和登记,建立问题台账。根据县直部门联络服务经开区工作机制。对属于县直部门化解的企业困难问题,由经开区开出清单,交由县直相关职能部门或属地乡(镇、街道)限时办结,并将办理情况反馈到经开区。截至目前共向18个县直单位推送问题45个(2024年收集问题24个,2024年前收集问题21个),办结16个,正在办理29个。

二、存在问题及下步打算

(一)存在问题。在推进法治建设的过程中,对照有关要求,虽然做了大量工作,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体现在:一是思想认识有待提高。个别部门对法治建设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重视程度弱化,主动完成工作的意识不强。比如,个别部门认为经开区的主要任务是经济发展,很多精力花在了招商引资、项目建设、服务企业等具体工作中,没有更多时间静下心来学习法治建设的有关法律法规,认为经开区需要依法处理的疑难问题可以通过聘请的法律顾问来解决,因此学习法律知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很多时候,是工作中遇到问题需要用法时,才会去查阅相关的法律法规来帮助解决。二是法治理念有待提高。个别部门对创新执法方式、行政规范性文件、普法责任制等基础法律概念了解不够深入,对法治理论知识的学习浮于表面,运用法治新理论新思想新论断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不够有力。工作中习惯于按老经验、老套路办事,没能很好运用习近平法治思想蕴含的立场、观点、方法去处理经开区建设发展中遇到的矛盾和问题,导致一些历史遗留问题没有完全根本解决。比如,在制定经开区有关行政规范性文件时,需要完成哪些程序、对接哪些部门等方面认识不深不明,导致开展工作比较吃力,不能快速推动相关工作取得进展。三是普法方式有待创新。普法方式多采取集中学习、知识测试、电脑上网、手机APP等方式进行,学习依赖于干部的自觉性,普法内容多数是照抄照搬法律法规原文,比较空洞乏味,形式上多是照本宣科,缺乏趣味性和新颖性,难以调动干部职工的学法积极性。部分干部对法治的理解仅仅停留在概念上,没有结合工作实际去理解把握,认识上较为片面。一些干部认为自己没有执法权、处罚权等权力,在处理信访件、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工单时依法办事意识不强,导致处理问题的效果不明显。四是专业人才队伍薄弱。具备专业法律知识的人才很少,经开区法律专业全日制毕业的干部仅1人。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开展工作的能力还需进一步加强。少数工作人员对于国家新出台的法律法规仍不够熟悉。

(二)下步打算。一是学用结合涵养理论。坚持在“学”字上下功夫,重点抓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贵州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等与企业息息相关的法规;在“用”字上出效果,运用好“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体学习、党工委(扩大)会议、法治知识测试”等规定动作,组织干部职工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纲要》《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党内法规制度等法律法规,同时通过LED显示屏、微信公众号等媒介,普及法律法规。进一步教育引导党员领导干部养成用法的思维,严格遵循“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这一思路,将法律意识贯穿于整个工作中。二是抓好矛盾纠纷化解。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坚持“调防结合、以防为主”原则,以维护社会稳定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将各类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切实从源头上预防和化解风险隐患和不稳定因素。三是严格依法依规办事。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全面落实党中央、省、市、县关于法治建设的决策部署,厉行法治、依法办事,营造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环境,持续提升干部职工法治观念和依法办事意识,持续引导企业职工依法办事、依法维权。依法依规推进园区建设,不断提升管理效能。

【打印】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政府部门
乡镇
友情链接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网站帮助| 网站地图| 网站年报

主办单位:大方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单位:大方县电子信息服务中心

黑客攻击破坏举报电话 毕节市公安局 0857-8300348 贵公网安备 52052102000007号

联系电话:0857-5221392 0857-5222324 传真:0857-5232360 邮箱:gzdafang001@163.com 技术支持:泰得科技

单位地址:贵州省毕节市大方县奢香大道中段县人民政府大院内 ICP备案编号:黔ICP备05000424号 网站标识码:5205210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