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

绿党通〔2021〕5号中共绿塘乡委员会 绿塘乡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绿塘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方案》的通 知

来源:   发布时间:   浏览量:次  字体:

       

各村(社区)、乡直各单位:

《绿塘乡新型冠状病毒疫情防控工作方案》已经乡党政联席会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绿塘乡人民政府

2021年1月20日

绿塘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方案

为科学、有效、及时防范和应对我乡范围内可能出现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做到早防控、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最大限度地减少疫情对公众健康和社会造成的危害,确保一方平安,维护社会稳定,结合我乡实际,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总体要求

坚持把人民群众健康和生命安全放在首位,遵循“依法、科学、规范、统一”的原则,按照“及时发现、快速处置、精准管控、有效救治”的常态化防控要求和“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的防控方针,强化疫情防控工作,加强疫情排查监测,加强医疗救治应对,加强单位信息互通和协调联动,有效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

    二、工作原则

1、提高站位,加强领导。各村(社区)、各有关单位要充分认识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和复杂性,认真落实疫情防控要求。各村社区、各单位主要负责人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第一责任人。

2、群防群控,协同配合。各村(社区)、各单位要切实履行好各自的防控职责,切实加强对群众宣传教育,正确引导等工作措施,认真摸排返乡、来乡人员,如有确诊病例、确诊病例密切接触者、境外返乡、中高风险地区及中高风险地区所属地级市(区)返乡来乡的,要及时报告乡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办公室并配合医疗单位做好监测工作。乡直各单位、 派驻机构、各村、社区要形成防控工作合力,实现“有序、有力、有效、有度”的防控目标。

3、加强宣传,正确引导。切实加强应急值守工作,严格落实疫情报告制度,一旦发生疫情或疑似疫情病例,要迅速报告乡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并紧急处置,防止疫情扩散。要宣传普及科学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的知识和方法,引导公众保持健康心态,提高公众自我保护意识和防病能力;医务人员等职业人群要做好自身防护;加强舆情监测,统一信息发布,及时发现苗头性问题,积极主动进行引导,维护社会稳定。

4、强化监督,落实责任。疫情防控领导小组组织相关人员对各村(社区)、各单位防控工作进行督察,凡因工作不到位、责任不落实、措施不得力导致疫病发生和疫情流行的,依纪依规严格追究相关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员的责任,涉嫌违法犯罪的将移交司法机关

 三、组织领导

乡成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统一组织领导各村(社区)、各单位的防控工作,组成人员如下:

第一组长:肖顺平(党委书记)

   : 余廷贵(党委副书记、乡长)

常务副组长:姜开均(计生协会专职副会长)

: 陈启龙(人大主席)

沈寿兵(纪委书记)
            (组织委员)

沈红静(武装部长)

(党委委员)

陈立国(副乡长)

万文龙(派出所所长)

李龙勇(丰产一村联系村领导)

赵庆华(五星村联系村领导)

袁志军(教管中心主任)

   平(卫生院院长)

焦俊杰(财政分局负责人)

     林(党政办工作员

碧(卫健办负责人)

钟书艳(卫生院副院长)

(卫生院副院长)

郑禄举(农业服务中心主任)

华(安监站负责人)

各村(社区)支书、主任及村医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党政办,由熊健平兼任办公室主任,负责日常工作事务。

四、完善指挥体系

领导小组下设13个专项工作组,从有关单位抽调人员组成。

1.综合协调组

长:沈红静(武装部长)

副组长:张(组织委员)

员:姜开均(计生协会专职副会长)

平(党政办负责人)

焦俊杰(财政分局负责人)

职责:负责传达中央及省、市、县、乡领导小组、应急指挥部各项决策部署;做好各专项工作组之间的综合协调,调度汇总各组工作进展情况;数据的确定和上报工作;承办乡应急指挥机构交办的相关事项。

2.文件材料组

长:张(组织委员)

员:熊平(党政办负责人)

职责:负责做好文件起草、信息上报、会议资料收集归档等工作;承办乡应急指挥机构交办的相关事项。

3.疫情监测组

长:姜开均(计生协会专职副会长)

副组长:陈(卫生院院长)

员:全体乡村干部

职责:负责做好疫情监测、排查预警、样本采集、送样及检验等工作,发现疑似病例后隔离措施的统筹协调,切实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加大对重点场所特别是农贸市场、集贸市场、超市的疫情、野生动物等交易的监管和卫生学处置指导力度,加强源头防控;承办乡应急指挥机构交办的相关事项。

4.市场监测组

长:陈立国副乡长)

副组长:郑禄举(农业服务中心主任)

员:农业服务中心、安监站全体工作人员

职责:负责辖区内超市、冷库进口冷冻肉、农贸市场、海鲜市场水产品抽样检测,及时抽样快速检测。

5.诊疗救治组

组长:陈平(卫生院院长)

成员:卫生院全体人员

职责:负责按照“集中患者、集中专家、集中资源、集中救治”的原则,指导医疗和急救机构做好疑似病例的转运工作,将重症病例集中到市定点医院进行救治;做好预检分诊、发热门诊、隔离病房设置,对密切接触者医学观察;指导医疗机构做好院内感染防控工作;组织调度并合理使用医疗救治队伍力量;完善诊疗方案,采取中西医结合等方法综合施治;承办乡应急指挥机构交办的相关事项。

6.交通防控组

长:万文龙(派出所所长)

员:派出所、安监站全体工作人员

职责:负责指导落实对公路、集市等重点场所,以及汽车等密闭交通工具,采取通风、消毒、体温检测等必要措施,一旦发现发热等症状人员,立即送往定点医院救治;落实流动人口防控的各项措施;承办乡应急指挥机构交办的相关事项。

7.物资保障组

组长:张  淳(组织委员)

员:焦俊杰(财政分局负责人)

平(党政办负责人)

  平(卫生院院长)

况海洋(社事办负责人)

  华(安监站负责人)

  职责:负责做好全乡疫情防控物资的储备、调配工作等,安排疫情防治所需经费;承办乡应急指挥机构交办的相关事项。

  8.社会维稳组

  组  : 沈红静(武装部长)

副组长万文龙(派出所所长)

员:吴   军(司法所所长)

宋懿恒(综治办负责人)

各村支书、主任。

职责:负责依法维护社会治安秩序和社会稳定,协助卫生健康单位依法落实强制隔离和封锁措施;打击趁机造谣蛊众、哄抬物价等各项违法犯罪活动,维护群众利益;承办乡应急指挥机构交办的相关事项。

9.宣传教育组

组长:张  淳(组织委员)

成员:袁志军(教管中心主任)

  佳(组织办工作员)

  薇(文服中心负责人)

倩(记者站工作员)

黄玉东(记者站工作员)

职责:负责编发简报、信息等,及时准确、公开透明发布疫情,回应社会关切;加强舆论引导,加强有关政策措施宣传解读工作,增强群众自我防范意识和社会意识,实行对重点地区来人举报制;承办乡应急指挥机构交办的相关事项。

10.督察督办组

组长:沈寿兵(纪委书记)

成员:张正荣(纪委副书记)

王忠艳(纪委工作员)

职责:负责督办乡应急指挥机构各项决策部署落实情况;督查相关单位防控措施落实情况;承办乡应急指挥机构交办的相关事项。

11.专家咨询组

组  长:陈 平(卫生院院长)

员:钟书艳(卫生院副院长)

胡  平(卫生院副院长)

职责:提出疫情防控专业性意见建议,制定疫情应急防治技术科研方案。

12.后勤组

组长:张  淳(组织委员)

成员:焦俊杰(财政分局负责人)

李松江(党政办工作员

刘西粘(党政办工作员)

  维(党政办工作员)

职责:为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提供会务、文电、后勤等服务保障条件。

  13.流动调查溯源组

组 长:沈红静

副组长:万文龙

成 员:叶林、陈平、胡平、钟书艳、杨碧、黄华

    各村支书主任

职责:积极参加应急培训和演练,掌握各类公共卫生事件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技术和方法;开展确诊病例密切接触人员追查;必要时设卡检查;承办乡应急指挥机构交办的相关事项。
    五、坚持落实管控措施

(一)强化重点人员管控境外来(返)毕人员、中高风险地区来(返)毕人员、确诊病例或无症状感染者的密切接触者要严格按照“14天集中隔离+14天居家隔离+5次核酸检测”的原则进行管理(不具备居家隔离条件的人员,由县区负责统一集中隔离)。严格落实“十户联防”机制,严格监测管控,坚决防止出现重点人员居家隔离期间擅自外出的情况。

(二)强化风险地区来(返)毕人员管控对重点人员以外的中高风险地区所在地(市、州)其他地区来(返)毕人员,需在24小时内主动到居乡、村(社区)登记报备,需作一次核酸检测,持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方可有序流动。

(三)强化省外低风险地区来(返)毕人员管控。省外低风险地区来(返)毕人员应提前3日向所在村(社区)报备、抵毕后24小时内必须向所在的村(社区)报告。来(返)毕后,在健康码、行程码、测温均正常且做好个人防护的前提下可有序流动。所有来(返)毕人员均需坚持做好个人健康监测,出现发热、干咳、乏力、嗅觉失灵等症状的,在做好个人防护的前提下,立即前往发热门诊或定点医院就诊。

(四)要细化网格化管理,防控责任要划分到村,明确到组,落实到每个家庭、每个农户,村(社区)防控一刻也不能放松;各个村、社区、村民组、十户联防长对中高风险地区及境外来人,要实行12小时内报送制;各村要及时核验外来人员的健康码、行动轨迹、旅居史登记;各村(社区)、乡直各单位要确定一名专(兼)职公共卫生监督员,要严格执行各级防控措施和制度,负责本单位人员体温监测、口罩佩戴、健康码应用、健康管理和工作环境消杀等常态化工作;认真落实各自工作责任,织密防控网。

六、防控流程

1、疫情报告与监测

1)发现疑似病例应于2小时内以最快的通讯方式(电话、传真)向乡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报告并向定点医院进行转诊

2)由疫情监测组成员负责24小时对我乡境内疫情工作进行监测,接到报告或发现疫情时,应详细询问疫情发生的时间、地点及发病者的状、体征,有无死亡,疫情信息来源及报告人联系方式等基础资料,并上报乡防控办公室,再由其上报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再由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向县防控办报告。疫情监测组应做好疫情信息的收集、报告与分析工作。

3)建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病例的监测,全乡各村及时摸排中高风险地区返乡人员和外人员,由村卫生室的医务人员做好监测工作活动,发现符合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病例定义的患者或密切接触者应及时报告。

2、疫情现场处置
    (1)开辟清洁区及处理区
    疫情处置人员到达现场立即选择一处离事发现场较近,未经污染的区域开辟为清洁区,作为应急指挥、物品存放、消杀准备、后勤消毒工作地点;同时开辟一远离清洁区的区域作为处理区;供消杀及采样人员完成疫情处置,进行个人消毒及废弃物、使用过物品处理。
    (2)流行病学调查
    疫情处置组在清洁区尽快制定流行病学调查计划和方案,携带调查表及工具进入污染区,立即对突发疫情累及人群的发病情况、分布特点等行调查分析,并按照规定对病人基本情况、临床表现及发病前后的活动情况按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病例流行病学个案调查表进行调查、分析、查明传染源、传播途径、提出有针对性的预防控制措施、及时通报有关情况、并上报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和防控指挥部办公室。
根据疫情线索,对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病原携带者及其密切接触者进行追踪调查,确定疫点、疫区的范围。
    3、病例管理及救治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病例的发现和报告工作《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病例诊疗方案》。
   1)监测病例(同时符合下述条件的患者)。
    ①发热(≥37.3℃)、咳嗽等急性呼吸道感染表现;
    ②发病前14天曾前往或居住于报告有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或可能已经发生传播的地区。
   2)疑似病例
    患者符合临床表现和流行病学史,但尚无实验室确认依据。
    ①临床表现:难以用其他病原感染解释的急性呼吸道感染:体温≥37.3℃、咳嗽:有胸部影像学改变、肾功能改变等。
    ②流行病学史: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病例报告或流行地区有旅游或居住史;发病前14天内与疑似或确诊发病患者有密切接触史。

  1. 确诊病例

    满足疑似病例标准,且新型冠状病毒病原学检测阳性。

    ①参照世界卫生组织的建议,密切接触者主要界定如下:

    一是诊治疑似或确诊病例过程中未采取防护措施的医护人员或者照料患者的家属,或其他有类似身体密切接触的人员;二是在疑似或确诊病例出现症状期间,共同居住或密切接触的人员;三是现场调查人员调查后判断认为符合条件的人员。

    ②由乡府牵头、卫生院协调公安等单位对密切接触者进行追踪和管理。密切接触者要严格按照“集中隔离14天+居家隔离14天+五次核酸检测”的原则进行管理,并进行医学观察,每日至少进行3次体温测定,并询问有无急性呼吸道症状的出现及病情进展,自最后一次与病例接触后14天内,一旦出现发热(体温≥37.3℃)、咳嗽,并有肺炎症状和体征等表现的病例,则立即转送至当地的定点医疗机构进行诊断、报告及治疗。疾控机构负责标本采集和实验室检测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