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绿塘乡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报告
2022年,绿塘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县委依法治县办的精心指导下,认真贯彻落实上级法治政府建设各项决策部署,切实将依法行政的要求贯穿到政府日常的各项工作中,为建设现代化高品质法治绿塘创造了良好的法治环境。
一、2022年工作情况
2022年,我乡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关于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意见》和《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积极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全力确保依法行政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一)聚焦组织保障,压紧压实工作责任。在成立领导小组的基础上,进一步调整优化人员力量,形成了齐抓共管的良好推进局面。同时,按照年初制定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计划,将各项工作任务细化分解落实到各股室站所。乡党政主要领导不定期召开工作例会,对法治政府工作情况,特别是存在问题和薄弱环节进行研究分析,切实推动法治政府建设不断深入。
(二)聚焦规范执法,深入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 一方面,不断加强行政执法公开工作。通过政务公开网站、公示栏等对行政执法主体资格清单、行政许可事项、行政处罚情况以及投诉机构和投诉电话等及时进行公开公示。另一方面,严格落实上级政府关于行政执法全过程记录的相关规定,及时做好执法行动音像、文字档案整理。目前,全乡共配备行政执法记录仪2台、1只录音笔、1台照相机、1台可以上传视频的执法记录仪终端。同时,大力推进行政执法责任制,严格落实执法人员持证上岗并每日按规定着装、佩戴标志,切实接受群众监督和投诉。今年以来,我乡行政争议发案量和败诉率均低于全市平均水平。
(三)聚焦依法决策,积极推进合法性审查。 坚决贯彻执行《绿塘乡人民政府重大行政决策合法性审查制度》、《绿塘乡人民政府重大行政决策责任追究制度》和《绿塘乡人民政府合同管理制度》,规范行政机关合同签订行为。2022年,经合法性审查的政策性文件和相关合同共3件。同时,在县司法局协助下,我乡配备了8名法律顾问,实现了7个行政村和政府全覆盖,并建立了法律顾问“微信群”,推广了“法治微管家”微信小程序等,不断让法律顾问在制定重大行政决策、处理综治信访工作、推进依法行政中发挥积极作用。
(四)聚焦矛盾化解,切实维护群众合法权益。探索设置乡级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中心开设公共法律服务、矛盾调解、信访代办、心理咨询室等对外窗口,方便群众咨询办事化解矛盾。我乡推行矛盾化解“五小五早”工作法,依托“一中心一张网十联户”工作机制,发挥多元化解优势。广泛发动社会各界力量参与社会矛盾纠纷化解。设立调解工作室,聘请有威望、懂法律、善调解的人员担任调解员,每周定期在各村驻点。累计调解矛盾纠纷105件,成功率达97%。
(五)聚焦宣传引导,不断营造良好法治氛围。建立落实领导干部学法制度,结合中心组学习、主题教育、公务员学法用法轮训等方式,丰富领导干部依法行政知识学习内容,提升行政执法水平。定期组织行政执法人员参加职业素养、执法规范、业务技能等方面的知识更新培训。积极开展部门联动普法、移动式法治宣传活动,包括禁毒、消防等法治宣传,发放宣传资料,推进法律“六进”活动。同时积极在乡政府公众号《生态绿塘》推送普法宣传信息,营造“法治绿塘”的良好氛围。2022年以来,开展各类宣传50余次,开展法治讲座8场,覆盖绿塘乡所有乡村、学校、矿区。
二、2023年工作思路
虽然我乡在推进法治政府建设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离上级要求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2023年,我乡将采取更加切实可行的措施不断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各项工作,为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快速发展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大局。
(一)在增强宣传实效、树牢法治理念上精准推进。 一是加强法制教育。提高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内容在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各个党支部主题党日的学习内容中的占比,多层次多领域多方式组织开展学习教育活动,不断推进全乡上下党员干部善于运用法律手段管理经济、文化和社会事务,切实依法妥善处理各种社会矛盾。二是加大普法力度。在重要交通路段、公共场所、人员聚集地设置永久性法治宣传阵地,努力营造浓厚的法治宣传氛围,着力构建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良序。强化普法网站和新媒体新技术在法治宣传教育中的运用,提高法治宣传教育的科技水平,实现法治宣传教育资源的开放和共享。三是深化政务公开。继续加大政府信息、规范性文件公开力度,及时依法向社会公开政府信息。同时,进一步拓宽政府信息公开渠道,提高政府信息公开内容的广度和深度,建立健全党委重大政策举措解读和发布机制,保证政府信息及时、全面和准确。
(二)在加强统筹联动、推进文明执法上精准施策。一是规范执法行为。严格执行依法行政相关法律法规,进一步规范配合有关部门执法的执行政法行为,健全行政执法岗位责任制,明确执法的权力和责任,全程监控执法过程,确保程序公正、实体准确。二是抓好队伍建设。有针对性、经常性、多渠道地对相关行政人员进行部门法律法规和专业知识的学习培训,突出抓好公正执法、纪律作风和职业道德教育,不断提高队伍的业务素质、依法行政能力和执法水平,适应依法行政的新要求。三是加强联合执法。进一步加强与市场监管、环保、综合执法等派驻机构的协调联系,理清部门权限与职责,不断健全完善信息共享、会商研判等衔接机制,切实深化联合执法,形成强大合力。
(三)在完善依法行政体系、加强制约监督上精准发力。一是完善决策机制。进一步健全和完善重大行政决策的听取意见制度、听证制度、集体决定制度、责任追究制度和公众评价机制等,切实提高决策的民主性和科学性。不断加强一村一法律顾问工作,推动法律顾问在村普及法治知识、调解矛盾纠纷、审查工程合同中发挥更积极的作用。二是健全法制审核制度。严格落实各类规范性文件的合法性审查制度,加强对规范性文件的监管。对已有规范性文件,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和我镇经济发展需要,及时做好清理工作,确保文件的适用性和有效性。未经公开征求意见、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的,不得发布施行。规范性文件出台后通过规定形式公布并及时报送市政府法制办备案,以保证文件的合法性和可行性。三是加强监督力度。综合运用党内监督、人大监督、政府督查、内部自查以及媒体和群众监督等多种方式,依法依规加强对“最多跑一次”等重点领域的监督力度,不断健全投诉举报处理制度,严查行政不作为、乱作为、失职渎职、违法行政等行为,切实提高行政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