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境夏为梁州南域荒地,商属荆州西境,周属卢夷之国,战国为夜郎国属地。秦灭夜郎后,以其地设置夜郎、汉阳2 县 , 县境属汉阳县。西汉属牂牁郡,东汉属卢鹿部领地。
蜀汉建兴三年(225),诸葛亮南征,昆明夷默部二十五世孙妥阿哲(济火)献粮通道,助擒孟获有功,封罗甸王,命世长其地。妥阿哲由陇更(今毕节七星关)迁白乍戈(今大方县),建慕俄格城堡于珠乍山(今云龙山)下,县境属罗甸国领地。
唐宋为姚州治所,宋属平蛮郡。宋、元属罗氏鬼国领地。元、明两代先后为亦溪不薛 (水西)宣慰司、贵州宣慰司、水西宣慰司 。
明朝中后期辖12则溪。明崇祯八年(1635) , 贵州总督朱燮元遣副将方国安筑城,县城始名大方。
清康熙三年(1664) ,宣慰使安坤反清,次年被吴三桂平定,奏请改土归流,设府治。清康熙五年(1666) , 大方城更名大定,以原木胯、火著、化各、架勒4则溪辖地设大定府。二十六年(1687) , 改大定府为州,隶威宁 府。三十七 年(1698) ,结束土官统治。雍正八年(1730) , 恢复大定府,降威宁为州,与平远州、黔西州、毕节县同隶属大定府 。
民国3年( 1914) , 废除府治,设大定县,隶贵州省黔西道。民国24年(1935),改隶贵州省第四督察专员公署 。
1949年11月25日,大定县城解放。12月5日,大定县人民政府成立,隶毕节专员公署,将旧政权4镇16 乡改为5个行政区 。
1950年1月,改设为5个区,辖4镇16乡。7月,撤销乡、镇调整为城关、响水、双山、坡脚、马场、理化、鸡场、 六龙、百纳、达溪、瓢井、长石、沙厂13个行政区,设区人民政府1949年9月至1950年5月,废除保甲制度,将256个保改建为228个村(含城关8个街),成立村(街)人民政府 。
1953年4月,完成并村建乡,将228个村(街)改建为138个乡4个街,设乡人民政府。同时区人民政府改称区公所,为县人民政府派出机构。
1958年2月,经国务院批准,大定县更名为大方县 。
1961年10月,恢复区建制,全县设13个区62个人民公社。
1963年3月,全县13个区62个人民公社调整为109个人民公社、1个镇。
1978年4月,恢复13个区 。
1984年,成立乡(镇)政府。全县辖13个区和1个区级镇;14个乡级镇,95个乡(其中33个民族乡) ;4个街道办事处,10个居民委员会,506个村民委员会;83个居民小组,4053个村民小组。
主办单位:大方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单位:大方县电子信息服务中心
黑客攻击破坏举报电话 毕节市公安局 0857-8300348
贵公网安备
52052102000007号
联系电话:0857-5221392 0857-5222324 传真:0857-5232360 邮箱:gzdafang001@163.com 技术支持:泰得科技
单位地址:贵州省毕节市大方县奢香大道中段县人民政府大院内 ICP备案编号:黔ICP备05000424号 网站标识码:5205210006